《素问•调经论》曰:“气血者,喜温而恶寒,寒则泣(涩)而不行……。即:“血遇温则行,遇寒则凝”。就是说身体要健康,就必须保证身体的气血充足,温暖而畅行。
身体寒凉的原因
寒凉的身体环境,就会影响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行,时间久了,就会生病。
造成身体寒凉的因素有两个,一是身感外寒,比久居寒冷的环境,就会出现体寒,再者过食寒凉之品(凉性食物和药品)也能造成体寒。
出现体寒则气血运行就不畅,气血运行不畅人就容易生病,如果已病就会加重病情。
简单理解,春意盎然万物则生机勃勃,寒风凛冽则万物萧杀零落。人是自然的产物,必遵大自然的规律而运行,逆之则害,大体是这样。
但在个别情况下又有其特殊性,比如你出现过分体热的情况,就要用寒凉之物以冲和,保持身体的寒热平衡。即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的道理。
再一个方面就是寒凉之品,消耗身体的阳气,人赖阳气而生,当身体阳气全部耗尽,生命就结束了,因此,人们常说“一命归阴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《黄帝内经》曰:“阳气者, 若天与日, 失其所, 则折寿而不彰”,这也是中医扶阳派的理论基础之一,其基本观点就是要处处顾护身体的阳气,使之不受损害,而身体出现的很多疾病,是阳气不足或者过度消耗造成的,因此通过扶助身体阳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。
因此说,避寒而就温,是基本的生活常识,也是中医重要的治疗原则,这就是中医经典理论。
脾胃负担大
人体要保持37度的温度,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。如果,你喝一杯温水40摄氏度,身体就会很轻松的把水代谢掉。
如果你喝一杯五摄氏度的水,身体要把这水代谢掉,就需要先用能量把这个水温度提升到37度,这对身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。
虽然第一口喝下去,感官是非常爽的,可爽那么一下之后,脾胃就需要不停的运作,把这个温度给提上来。
“脾为后天之本”,外感寒邪,直中脾胃。脾阳有伤,不化五谷。脾主血,脾虚血亏,血亏五脏不荣。脾为中土,中土湿困,木不疏泄。中土衰败是衰老最根本的根源(就是说,寒凉会伤你的消化系统,如果你的消化系统有问题,那么你的身体自然就很有问题)
寒凉食物会使胃肠道受寒,导致消化功能减弱,容引起腹泻,腹痛,食欲不振消化系统出问题。寒凉食物属于阴性食物,吃多了会导致体内阴气过盛,容易导致寒邪入侵,引发感冒,咳嗽等疾病。
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正气。寒凉食物容易导致阳气受损,使人体抵抗力下降。增加患病几率。最后一点是寒凉食物会造成血液循环减慢,容易导致气血不顺畅,引发头疼,头晕,淤血,血栓等问题。
中医提倡少食寒凉在多数情况下是有道理的,因为寒凉对脾胃不太友好,但不应该禁止一切寒凉之物,具体还是要因人而异。
上一条:【健康之道】中医是怎么看待癌症的
下一条:【院内新闻】用心学习传统中医,做好文化交流桥梁 |
返回列表 |
Copyright ©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:义乌市三溪堂国药馆连锁有限公司 浙ICP备17040676号-1